当前日期:

架起“连心桥” 画好“同心圆” ——2024年市政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5-01-02 22:18:29 浏览次数:207次

市政协深入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理念,自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履职尽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搭建更为广阔的委员履职平台,不断延伸政协工作触角,架起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画好最大“同心圆”。

让更多矛盾化解在“早”、解决在“小”

“张某需补缴两年供暖费,还要支付逾期滞纳金,共计8239元。”供热公司的一纸诉状将居民张某告到了法院。原来在2023年供暖季,张某家经常无故停暖,他多次向供热公司反馈,要求上门检查,但一直沟通无果,遂拒缴供暖费。

供热纠纷案件涉及的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2024年6月,政协委员特邀调解员将双方当事人约到赛罕区“政协委员调解室”,为他们“量身定制”调解协议,共同约定供热公司在2024年供暖初期再为业主张某进行一次房屋内管道检测,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再无纠纷。

在民主协商、法治保障两种力量相向而行的背后,是市政协积极探索“政协+法院”民商事纠纷多元解纷机制的不懈努力。2024年以来,针对委员法律专业性不强、工作流程不熟悉、委派案件沟通对接渠道不畅、委员接收案件不及时、调解不成功后转立案不及时等问题,市政协积极引进第三方调解组织为委员提供司法辅助工作,同时组织调解经验不足的委员,与专业律师、优秀调解员共同参与调解,通过“老带新”推动委员尽快进入角色。为进一步提升解纷能力,市政协对特邀调解员队伍实行动态更新机制,根据委员参与情况实行优进绌退,确保委员时刻保持“在线”状态。

截至目前,全市两级政协委员共154人参与调解,成功调解案件 2492 件。

精耕细作“责任田”,让委员履职更加精准有效

一年来,市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信息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四个坚持”推动信息“责任田”有了好收成,“双向发力”功能和“直通车”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坚持高位推动,加强统筹谋划。年初召开全市政协系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年工作。制发提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质效的若干措施、制度文件,完善“年部署、季统筹、月反馈、周调度”工作机制,保障信息工作顺畅运转,努力夯实政协委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工作基础。

坚持高效推进,落实重点举措。立足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培训。2024年共组织开展信息实操培训交流活动8次,覆盖1000余名市县两级政协委员。推进信息汇聚融合和深度利用,实现社情民意信息与年度协商、民主监督、调研计划双向贯通,委员们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任务深入开展调研协商,服务大局建真言。选好用好特邀信息员,综合界别和专业特长等要素,先后选聘35名特邀信息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行业优势,提供基层信息和解决问题思路的参考。

坚持高质选题,找准问题关键。多维度挖掘,搭建选题平台。多条线推送,确保选题落地。根据各信息报送主体的工作分工、擅长领域等,分等级、分领域、有针对性地及时推送选题,积极引导委员深入基层收集社情,贴近群众倾听民声,全心全意为民办事。

坚持高频互动,汇聚工作合力。一方面,加强联动,针对重要选题与各报送主体共同策划、共同修改、共同跟进,形成了各报送主体信息采用率、批示率、回复率不断提升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规范流程,共同优化“怎么报”。制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流程图,做到流程规范、责任到人,从源头上提升信息报送质量,带动委员自觉担当、积极履职。

把委员作业写到基层、写进群众心坎

人民政协作用发挥在委员、优势在委员、活力在委员。

为实现“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目标,助力青年与呼和浩特这座城市的双向奔赴。2024年6月,市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网络名人代表、自媒体代表在“青春遇见青城——来自呼和浩特的一份邀请”网络主题活动中共同向驻呼高校应届毕业生发出探访呼和浩特、选择呼和浩特、留在呼和浩特的邀请。活动中,大家围绕城市发展、就业前景、优化营商环境、企业用人需求、呼和浩特2024年“五万大学生留呼”专项行动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6个方面17项政策等内容探讨交流。这是市政协委员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

2024年以来,委员积极参与“履职为民”活动。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组织医疗下乡、捐资助学、送文化下乡等界别活动61次,参加委员590人次。连续两年举办“助力五万大学生留呼工程·政协委员在行动”就业招聘系列活动,经济企业界委员发挥“挑大梁”作用,210家用人单位到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3648个,吸引近千名求职者参与,500多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医药卫生界委员开展健康义诊活动4次,服务500余人。

为委员搭台,请委员登台,市政协全覆盖建立28个界别委员工作室,拓展委员履职平台。分批召开委员工作座谈会,听取委员对政协工作的意见建议。实行主席会议成员包联负责、“一对一”指导工作机制,提升委员大会发言质量。制定修订委员履职工作规则、考评办法等一揽子制度,推动履职考评规范化,督促委员高质量完成“六个一”履职任务。

目标清晰,工作才有方向。市政协制定《政协呼和浩特市委员会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广泛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规则》,推行“1+1+6+5”工作法(完成1个基本要求、入住1个界别委员工作室、开展6项工作、采用5种形式),拓宽委员服务群众、与民协商的渠道。引导委员通过“两代表一委员”直通车常态化建言献策,关于数字孪生大模型赋能新型城市应急管理、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塑造未来产业发展新动能等8篇信息被工作专报刊发。

“政协委员离群众更近了。”这是多名委员的共同心声。完善委员学习培训、联络服务、履职管理让委员有了更好、更多履职平台,进一步实现了在有序参与中汇聚民意,在协商议事中汇聚民智,在团结各界中汇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