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论新形势下提高政协干部“四种能力”的意义与途径

发布时间:2017-04-26 19:31:04 浏览次数:68037次

人民政协作为肩负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国家机构,其干部队伍的能力状况,对于政协职能的履行情况显然具有重要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人民政协要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坚定理想信念,增进政治认同,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判断形势、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际摸清真实情况,集合众智提出解决办法,努力使对策建议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要提高联系群众能力,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畅通和拓宽各界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要提高合作共事能力,发扬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优良传统,贯彻民主协商、平等议事的工作原则,尊重和包容不同意见的存在和表达,以民主的作风团结人,不断增进思想共识、加强合作共事。”习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新形势下提高政协干部的“四种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具体方向。

 

一、政协干部应当具备的“四种能力”解析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提高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人民政协(干部和委员)要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通过上述两种表述,我们可以看出,关于政协干部应当具备的“四种能力”,其实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下面我们就对新形势下政协干部应当具备的“四种能力”进行简要的解析。

(一)政治把握能力。所谓政治把握能力,是指政协干部对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把握能力。衡量政协机构或政协干部政治把握能力高低的标准包括四个:一是看其是否能够自觉坚持和遵循在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党际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些重要的政治准则,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二是看其是否能够自觉坚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切实担负起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三是看其是否能够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及能够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四是看其是否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和重大原则问题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立场。

(二)调查研究能力。众所周知,参政议政是政协机关的重要职责,提出提案是政协干部和委员行使自身权利的重要体现。然而要保证所提提案的科学性,就要求政协干部和委员提前就所选定的议题进行调查研究,而政协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就是其对所选择的议题进行调查研究时所体现出来的相应能力。

(三)联系群众能力。《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通过上述论述,我们可以将政协干部的联系群众能力定义为政协干部在联系各自所代表的那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时所体现出来的相应能力。

(四)合作共事能力。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与统一战线组织,合作共事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所谓合作共事能力,是指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各民主党派之间以及政协领导干部与政协普通成员之间的合作共事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政党之间的合作共事能力,特别是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同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之间协同工作、相互配合的能力。这是民主党派成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能力。

 

二、新形势下提高政协干部“四种能力”的意义

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是新形势下政协干部应当具备的四项基本能力。提高政协干部的“四种能力”,具有以下四点现实意义:

(一)提高政治把握能力,有利于人民政协继续沿着正确的履职方向前进。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就是说,人民政协不是权力机关,也不是决策机构,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团结合作参与国是的机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它的三项基本职能。政协工作要在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规定的框架内开展,不能越位、缺位、错位。由此可见,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人民政协的宗旨及其工作性质,决定了政协组织的工作人员特别是政协干部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同时,政协干部是人民政协的领导核心,对政协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协干部的政治素质状况对政协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因此,提高政协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有利于增强人民政协在大是大非问题和重大原则性问题面前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定力,有利于其坚定坚持自身的性质定位,避免出现越位现象,不断沿着正确的履职方向前进,避免误入歧途,从而有利于保证人民政协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有利于提升建言咨政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职能,提出提案是政协干部和政协委员的一项基本权利。要想保证政协干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提案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就要求政协干部和政协委员在提出提案前就所提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然而,调查研究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活动,对调查者的能力要求较高。政协干部所提提案的质量和水平,与他们的调查研究能力高低直接相关,且通常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因此,提高政协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有利于提升其所提提案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有利于提升建言咨政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并直接决定着政协的履职水平与成效。

(三)提高联系群众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的桥梁纽带作用。人民政协发挥着中国共产党与政协自身所联系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它一方面要征求自身所联系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利益诉求,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政协提案等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反映自身所联系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利益诉求。鉴于人民政协所处的桥梁纽带地位,要想促使人民政协更好地征求、反映自身所联系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利益诉求,就要求人民政协提高政协干部的联系群众能力。因此,提高政协干部的联系群众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反映和代表自身所联系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利益诉求。

(四)提高合作共事能力,有利于提高凝聚各方智慧力量的水平。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与统一战线组织,协调好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各民主党派之间以及政协领导干部与政协普通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职责。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各民主党派之间以及政协领导干部与政协普通成员之间只有形成和谐有序、团结一致的良好合作关系,才能最大程度地增进共识,形成最大的凝聚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提高政协干部的合作共事能力,势在必行。提高政协干部的合作共事能力,有利于在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各民主党派之间以及政协领导干部与政协普通成员之间形成和谐有序、团结一致的良好合作关系,从而有利于提高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的水平。

 

三、新形势下提高政协干部“四种能力”的途径

新形势下提高政协干部的“四种能力”,可以从以下五种途径入手,具体如下:

(一)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创新丰富教育培训形式。教育是使人增加知识的重要途径,而知识又是人的能力形成的基本条件。因此,为了提高政协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对政协干部加强教育培训的力度、创新丰富教育培训形式是一条有效的重要途径。那么,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形式的教育培训去提高政协干部的“四种能力”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一是定期、轮流组织政协干部到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党校和行政学院接受教育培训。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党校、行政学院不仅要把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政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还要重点开设提高政协干部“四种能力”的专题研讨班。二是针对政协干部政治把握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采取加大党性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力度的方式,去提高政协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三是针对政协干部调查研究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在社会主义学院、党校和行政学院的教学计划里安排实地调研课程,由拥有丰富调研经验的专家、教授带队到调研基地或调研联系点,对政协干部开展调查研究进行现场指导。四是针对政协干部合作共事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采取野外拓展项目训练、组织团体体育比赛项目等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达到培养政协干部团队合作能力的目的。

(二)积极为政协干部提供基层挂职锻炼的机会。实践锻炼也是提高人类能力的重要途径,这种方式和教育培训的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为了提高政协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我们除了采取对政协干部加强教育培训的方式外,还应该通过加强实践锻炼的方式去提高政协干部的“四种能力”。那么,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实践锻炼方式去提高政协干部的“四种能力”呢?我认为,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一是围绕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开发设计相关的情景模拟课,在锻炼活动中提高政协干部的“四种能力”。二是鼓励政协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基层由于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情况复杂,因而是最能锻炼人的能力的地方。鼓励政协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不仅可以增强政协干部的人民立场和为民情怀,这也是淬炼政治把握能力的一部分,更可以锻炼政协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因此,应该加以大力提倡。

(三)加强对外交流,发挥“它山之石”的促进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诗经•小雅•鹤鸣》也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上述两条原理或格言,虽然文字表述不同,却都表明了一个相同的道理:即要注重发挥外部条件对我们自身的促进作用。在提高政协干部的“四种能力”这一问题上,我们也应该秉持这样的认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发挥外部条件对我们自身的促进作用,去提高政协干部的“四种能力”呢?我认为,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一是到人民政协事业搞得好、政协干部业务能力强的地方去考察、取经学习。二是加强与兄弟单位之间的业务经验交流,特别是加强在提高政协干部的“四种能力”方面的交流,交流的形式可采取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

(四)编制政协干部能力提升长期规划。由于不同历史时期人民政协所面临的工作环境会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不断变化着的工作环境会对政协干部的工作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政协干部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只有不断提升政协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才能使政协干部始终适应不同时期工作环境变化对政协干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为此,需要我们建立一种政协干部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来说,这种长效机制就是编制政协干部能力提升长期规划。我认为,我们在编制政协干部能力提升长期规划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规划的编制要符合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二是规划的编制要符合政协干部工作职责的特点和要求;三是对于提升政协干部的“四种能力”提出具体的规划方案。

(五)完善考核机制,倒逼政协干部能力提升。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个道理对于政协干部能力提升来说同样适用。政协干部“四种能力”的提升也离不开一定的外在压力驱使,因为在这种压力的驱使下可以倒逼政协干部去自觉提高自己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建立一种促使政协干部自觉提高“四种能力”的倒逼机制。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构建这种倒逼机制呢?我认为,我们可以在完善考核机制方面着手努力。具体来说,为完善考核机制,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建立能进能退的考核机制。对于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政协干部给予警告处分,并对其提供业务培训,帮助其成长;对于连续二年考核不合格的政协干部,给予留岗查看处分,并对其提供业务培训;对于连续三年考核不能胜任岗位要求的政协干部,应该免除其干部身份。二是完善民主考评机制,增加普通政协工作人员和政协干部所联系的群众对政协干部考核意见的影响分量或权衡比重。